Saturday, October 22, 2011

《鐵甲鋼拳》(Real Steel) 觀後感 ﹣永恆的公式




熱血的電影公式總是千篇一 律,卻又百看不厭。《鐵甲鋼拳》基本上是《洛奇》(Rocky)的機械人版 ﹣熱血、挑戰、挫敗、振作,就是永恆不滅的電影公式。人類擅長忘記,夢想就在最容易被忘記之列,所以這電影公式才會百看不厭。


電影頗為流暢,機械人對戰富真實感,打得比《變形金剛》(Transformer)精采。 機械人的設計不俗,各有特色,至少我會期待每一個新機械人出場,這點也比《變》優勝。相對於大塊頭的機械人,我還是較喜歡一些人性化的,而《鐵》將主角機塑做得很可愛,甚至會以不同形式與兩個男主角溝通,令人更酷愛主角機,這點《變》比《鐵》遜色多了。

令人回味的是,電影將機械人界的地位又撥回給日本。近年日本在經濟及科技發展方面都失去了龍頭地位,而這電影卻多次將這種全球的集體回憶勾起,令人有點唏噓。

男主角 Hugh Jackman 在潦倒、失意方面做得不夠深刻,令之後的突破感人度不足,而熱血方面也被演他兒子的 Dakota Goyo 蓋過。在這類電影中,童星往往成為亮點,《鐵》也不例外。 Goyo 的搞笑、固執、熱情、感動都做得很真摯,最後他他見證父親為他努力戰鬥的一幕落淚,也看得令人動容。女主角 Evangeline Lilly 戲份不多但恰如其份,始終故事的主線不是愛情,作為點綴難成亮點。另外,相對於她在美劇《Lost》時的表現,她今次沒有那麼造作,算是小驚喜。

整體而言,相信這電影未有成為經典的資格,但娛樂性不俗,值回票價。


* * * * *

雖然這電影以科技為根本,但也帶出了科技新不如舊的一面 ﹣舊的機械人戰勝新式機械人、混合人性成份的機械人戰勝電腦為本的機械人。電影也帶出了科技的另一面,在主角講為什麼人類拳擊會被唾棄時,帶出科技就令人類對觀能刺激感到麻目,於是我們不斷尋求更暴力、更血腥的打鬥。男主角一度不斷追求機械人的性能,卻忘記了操控的技術與戰術的重要性。最後他自行訓練機械人走上勝軌,這也強調了人在科技發展的重要性。


雖然這些都是老掉牙的題材,但還是值得一再提醒的。

當然,這是挺弔詭的。我們一方面致力發展科技,也愛上科技為人類帶來的各種便利,同時又明白過度發展的弊處。致力發展與不過度發展,究竟中間的微妙平衡在哪﹖我想不通,電影也沒有答案。


* * * * *

宙斯在希臘神話中代表正義,《鐵》中的最強機械人就名為宙斯,懂得自我進化。這「最強」的機械正義,最後被熱血的人性化機械人所擊倒。這也許是某些政治哲學家的夢想,也是社會發展的出路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