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April 3, 2012

關於傷口的紀錄片 -《心洞》觀後感



近半年不少看過的電影、舞台劇都以如何治癒傷口為主題,是在藝術上就這哲學問題的遙遠對話。

《心洞》 Rabbit Hole)是由 David Lindsay-Abaire 撰寫的劇本,曾於 2007 年奪得Pulitzer Prize2010有由 Nicole Kidman 主演的電影版本。今次香港話劇團將它搬來香港,由李正欣翻譯劇本,馮蔚衡導演,並由潘燦良及蘇玉華主演。

這不是嘻嘻哈哈的舞台劇,劇中的幽默元素不是主菜,反而是灰暗情節間的過渡及催化劑,輕巧地將觀眾帶進深沉的世界。劇的調子深沉,主線不是主流的積極對面哲學,這正是此劇特別的地方。這劇最終都沒有提出治療傷口的方法,於是有點像主角在傷口中掙扎、消磨、殆盡、遺忘、面對、抵抗、投降的紀錄片,呈現永遠沒有出路的困窘狀態。

最近觀賞了電影 “Extremely Loud & Incredibly Close”,可算是911事件的傷痕電影。這電影講述主角如何積極走出陰霾,較富積極性,與《心洞》一明一暗。電影的主角是一個患有輕度自閉的十歲男孩,在幸福的家庭長大,父親在911事件中離世。他透過冒險來了解陌生人的故事,重新了解世界,最後找到與逝者間的連繫,在回憶中給那傷痛騰空恰當的位置,繼續前進。這電影有趣的地方在於全部心負重傷的角色最終都不能完全坦白,卻能繼續前進,調子與透過坦誠傾訴來治癒傷口的方法學對着幹。無論如何,這電影至少交代了一種對療傷的見解。

《心洞》沒有提出見解的野心。相反,男女主角在喪兒後八個月都沒有真正好起來,只能消極地等待時間沖淡一切。女主角的母親也有喪子的經驗,並在一次與女兒的對話中描述了整個療傷過程的演進,也許正是這劇的主軸-那是一塊永遠放不下的磗頭,縱使偶爾會忘記了它的存在,但每次觸踫它都會清晰地感受到那份難以承受的沉重。

中國人常說要放下,但大概更務實的方法是學習如何與傷痛共存。說到底,正如村上春樹在《挪威的森林》所講:生不是死的對極,而是以其一部分存在着。《心洞》遙遠地呼應這人生觀。

“Extremely Loud & Incredibly Close”的態度是積極的,而《心洞》的卻是消極,甚至指出重新開始的不可性。雖然我挺喜歡那電影,但我不認同那種積極的倡議,因為電影將人生切割成不同的獨立階段,而且在每個階段都可以找到明確的里程碑,這種人生的起承轉合太清楚,太電影化。相反,《心洞》的描繪更真實,因為回憶對生者的搔擾是永遠的,沒有所謂的階段,一切都是抽象、不具體的。

雖然《心洞》的結論悲觀,但當中的角色卻有不同的積極性。這也是這劇本最有趣的地方-每個角色的態度都混集了積極與消極的元素,這立體的人物設定對只能處理簡單易明劇情的觀眾而言甚具挑戰性。

丈夫表面上態度積極,不但希望夫妻可以擺脫不愉快的過去,也鼓勵妻子參與輔導小組(自己也有參與),但另一方面卻病態地要保存兒子的一切、重複兒子留下的錄象、痛責妻子將兒子的一切帶走他的視線、拒絕搬家、拼死要將兒子心愛的小狗接回家。他是面對,還是逃避﹖

妻子要避開一切,堅持搬家,將兒子的玩具、圖畫等等移離視線,可是同時她會與所有人談論問題,甚至願意面對駕車撞死兒子的兇手。在治傷路上踽踽而行的她,是面對,還是逃避﹖

人性不是非黑即白,我們都是在灰色區間裡進化與退化的感性生物。我們不懂得凡事面對,也不會完全逃避,在那灰色的區間裡,《心洞》說兩條路也不會帶來希望。

療傷也許是不可能的,但至少要止住傷口擴張。每個人對事件有不同的演繹,而演繹與演繹間的踫撞會令關係產生裂縫,這裂縫是現在式的,也許會是將來式的。癒合是不可能的了,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不要再製造新的傷口。


男女主角在結局裡還未能找到療傷的方法,但至少能夠認清困難,共同面對。是的,也許我們做什麼都不能改變現狀,悲劇永遠也是悲劇。我們可以做的,是牢牢的牽着同伴的手,共同面對比莎劇更真實的悲劇。




* * * * *
劇本寫得很真實,演得也真實,不過大概不少觀眾會覺得演太淡而不習慣。這劇的鋪排與布置皆平實-沒有高潮、沒有刻意製造催淚的情節,甚至連播放背景音樂的次數也屈指可數,但這與劇本的格調相當配合。說到底,這劇並非要成為一套精彩的舞台劇,而是一套真實的舞台劇。從這個角度看,這劇甚為出色。

演員在細節處理方面無懈可擊,在處理沉默環節時也很到位,是相當好的演技示範。我尤其喜歡導演充分用舞台闊度的風格,令舞台畫面變得豐富。

男主角潘燦良的表現亮眼,尤其是向蘇玉華撂狠話的一段印象深刻。他在整個演出的鋪陳都見心思,讓觀眾易於投入他的情緒起伏。相反,雖然蘇玉華的表現出色,但整體鋪陳有點混亂,於是有些位置顯得突兀,例如在面對殺兒兇手時突然痛哭,這段我不太能夠投入。

整體而言,這劇是水準之作。


email: rchreport@gmail.com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