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March 11, 2012

社會的重量﹣《伊朗式分居》觀後感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電影:伊朗式分居( Jodaeiye Nader az Simin /A Separation) 
編導:Asghar Farhadi


電影的結局很有味道。決定離婚的男女主角為爭奪女兒的撫養權而鬧上法庭,最後雙方同意讓女兒自行決定前路。女兒 Termeh 流着淚做決定,卻不願在父母面前揭曉答案,於是法官要父親 Nadar 與母親 Simin 到法庭外等待裁決,他們只好在走廊乾着急,片尾音樂響起,電影卻在焦燥的沉默中完結。

Termeh  選擇不重要,這答案不重要,或者應該說,這電影已經清晰地交待答案無論選的是 Nadar 還是 Simin,她都不會開心。她的眼淚,就是答案。

Wednesday, March 7, 2012

對時代的愛,與不愛



書名:《我愛過的那個時代》(「マイバックページ、ある60年代の物語」)
作者:川本三郎
譯者:賴明

近年中學老師給學生的建議課外閱讀書目,冒出了一大堆《心靈雞湯》類的作品。我在很久以前讀過一兩本之後就沒有再讀了,因為太簡單。這類書或許有存在價值,尤其在空虛的年代,但不宜濫,至少不能因為這類書而疏遠歷史、放棄經典閱讀。換個角度說,人生需要小故事帶來的小感動,但也(更)需要有力的震撼與感動。川本三郎的《我愛過的那個時代》能夠帶來一種歷史的震撼和感動。